美国人为什么不存钱
作者: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约翰•凯(John Kay) | |
2007年7月26日 星期四 | |
美国富裕家庭根深蒂固的消费习惯,是靠中国穷苦农民的节俭来资助的。对这种矛盾现象的解释包含几个要素,不过,金融市场解除管制这个因素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一个国家的零售金融服务越是高度发达,这个国家的储蓄也就越少。 在八国集团(G8)富裕国家中,美国(随后是英国)的储蓄者和投资者能获得种类最完善的金融产品。在这方面,欧洲大陆大型经济体——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略微落后,再往后是日本和俄罗斯。这个排名也是国家储蓄率的排名,美国和英国排在底部,日本和俄罗斯则位于顶端。 只有可敬的加拿大人是这个一般规则的例外——加拿大人得益于美国的金融专长和产品,却保留了与寒冷气候相称的节俭与谨慎。这些排名(尤其是英国和美国的低储蓄率)由来已久,而且根深蒂固。 |
自由金融市场提供了广泛的储蓄和借贷机会,但它们带来的借贷机会远超储蓄机会。英国和美国有最具竞争力的按揭市场,在股本释放计划方面也一直是先锋,这些计划让人们花掉住宅的增值。美英还是首先采用信用卡的国家,并仍然是最大限度利用信用卡的国家。
与此相反,尽管意大利的房屋自有率很高,但相对来说,它比任何其它发达国家的购房贷款都少:用意良好却不适当的监管,限制了按揭和租赁两个市场的发展。
按照常见的“神话”,说意大利男青年留在家里,是因为他们不能离开妈妈做的饭。更有可能的解释是,他们找不到别的地方住。意大利法律让消费者的住房几乎不可能被贷款机构收回。它以一种无意的方式达到了保护消费者的意图:根本就很难获得按揭贷款。品尝完意大利肉酱面后,母子俩就忙着储蓄,筹措儿子买房需要的大笔存款。
社会习惯与经济制度的作用相互加强。德国的银行是保守的借贷方,而德国家庭对债务持怀疑态度。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心态,认为那个老笑话说的很对:银行只会借钱给那些不需要钱的人。而银行那么做是对的,因为凡是确实需要钱的人,都已经走出既定文化习俗界限了。
投资机会范围更广、更吸引人,并不一定会导致储蓄增多。如果储蓄与其它大宗商品一样,更好的收益和更广泛的选择就会让储蓄更有吸引力。
但是,储蓄在本质上不是商品;它是一种以未来消费为目的的手段。如果你能指望从自己的股票中得到大约两位数的收益(或者你被人引导这么想),你就可以相应地少存一些钱,来实现特定的目标。储蓄有一种预防性的目的——年纪比较大的一代人把这叫做“未雨绸缪”。不过,当雨天来临时,你拥有的应对选择越多,你也就越不需要预防性储蓄。信用卡和住宅的股本总是可以利用的。
这并不意味着金融市场解除管制是一件坏事。但我曾相信,一个活跃金融体系存在的合理性在于,它能让我们更容易地获得修建学校和工厂、商店和办公室需要的资金。
然而,活跃的金融体系并不会修建更多的学校和工厂、商店和办公室。在这样的体系中,消费占国民收入的比例较高,投资所占比例较低。一个发达金融体系的作用是,它能让我们在Wii刚在商店里出现时就买上一部,还能让我们退休后在加勒比海上巡游。
译者/徐柳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南里东区尼奥大厦(MOHO国际公寓)8号楼8层1单元
邮编:100062 电话:(010)67176589 传真:(010) 67176589
电子邮件:wkflaw@foxmail.com QQ客服:82322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