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调查:首都“首堵

作者:王峰 来源:FT中文网 发布时间:2009-12-27 16:18:37 点击数:
导读:脚踩个油门,后脚踩下刹车,车子挪出两米填个空档,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油门和刹车的连续动作。相信很多在城市上下班的人都有过这种车辆在路上蠕动的经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张,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生…

脚踩个油门,后脚踩下刹车,车子挪出两米填个空档,又开始等待下一个油门和刹车的连续动作。相信很多在城市上下班的人都有过这种车辆在路上蠕动的经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张,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成为城市持续发展中必然面临的挑战。如何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居民出行便利,这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浪汽车联合发布的《2009福田指数中国居民生活机动性指数研究报告》指出:在各调查城市中,北京的拥堵经济成本为335.6元/月,依然居各城市之首;机动车数量多是各地居民认为城市拥堵的最主要原因;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理念已经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发展新型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专线以及优化公交网络加大公交运力成为带动城市交通提速的主要途径。

现状:335.6元/月和62.3分钟,北京交通拥堵成本最高

“道路畅通时北京市居民平均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为40.1分钟,道路拥堵时62.3分钟。每月北京居民由于道路拥堵产生的经济成本为335.6元。”这是2009年福田指数报告最新的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7个城市中,北京居民上下班或上下学拥堵经济成本为335.6元/月,处在各城市之首。其次是广州和上海,拥堵经济成本分别为265.9元/月和253.6元/月,低于北京。同时,北京居民上下班时间花费也居高位,道路畅通时平均花费时间40.1分钟,而道路拥堵时则达到62.3分钟。

08—09年期间,北京市采取了优化公交线路、增加轨道线路、开展尾号限行等多种措施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道路交通压力。调查结果也表明,与07年相比,北京市居民交通拥堵经济成本有所下降,由375.0元/月降至335.6元/月,但总体看来,北京交通拥堵问题在各城市中仍居首位,交通状况改善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症结:机动车数量增长背后的资源争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价格的逐渐亲民化,个人和单位汽车消费需求旺盛,导致城市机动车辆急剧增加。公安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09年8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8亿辆,而且继续呈快速增长之势。

在城市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提升步伐明显低于机动车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必然导致有限资源的争夺,引起道路拥堵现象。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居民认为交通拥堵的最主要原因是路上行驶的车太多了,该项原因的提及率达到65.5%,明显高于道路建设不足和交通管理水平不高等。

道路交通拥堵一方面降低了机动车本身的机动性优势,另一方面也产生时间和经济成本损耗增加。同时,在长时间拥堵的情况下,居民容易产生烦躁的负面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和正常的生活秩序。这也是各地不断探索多种方式改善道路交通环境的重要原因。

堵:以公共交通优先带动城市交通提速

如何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公共交通扩容是各城市居民普遍认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最主要手段,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快城市道路建设(31.7%),为公共交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道路基础。二是发展新兴的地铁和快速公交等轨道交通(28%和20.7%),与公共汽车共同形成城市公共交通运力输送的主体。三是加大公共汽车的运力投放,比如加强公交线路网点的覆盖范围(24.7%)和增加公共汽车数量(21.3%)。

调查结果同时也显示,城市居民认为控制私家车数量也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一种方式,从目前施行尾号限行的北京的状况来,这一措施在缓解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限行措施本身具有的强大张力决定了它不能作为优化城市交通的长远之计。以公交优先发展带动城市交通提速已经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根本出路。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挑战,公交优先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普遍认可的改善交通拥堵的理念,发展公共交通、扩大公共交通的运营效能需要软硬兼施,一方面改善公交硬件条件,增加线路和车辆数量、降低乘车费用、优化道路布局等;另一方面也要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改善公共交通的软性环境。只有做到软硬兼施,实现道路通畅、心情舒畅才是解决城市堵局的最佳结果。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于2009年9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和哈尔滨七个城市共1510个16岁以上的当地常住公众进行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加权处理,在95%置信度下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43%。

上一篇:美发出民事调查令对谷歌图书搜索质询升级 下一篇:2009年中国公众眼中的世界之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