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谈虎色变。其对金融体系广泛的渗透和脆弱性引起了普遍的担忧。然而,当我们在谈论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其实并不清楚,大量的讨论仅仅停留在规模的层面,好像规模大就意味着风险高,恐怖如大厦之将倾,而国内影子银行业务的具体结构并未谈清楚,2008年金融危机告诉我们:结构和网络才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关键。
金融危机后,国际监管层面对太大而不能倒的大型金融机构的“点监管”日趋严格,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日趋明确和严格,但是对于影子银行的“网监管”尽管已经开始广泛讨论,但还是没有好的办法,而且对大型金融机构的监管越严格,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的动力就越强,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就会越快。
从定义上看,影子银行是具有期限转换和杠杆效应的非银行金融体系,实际上这样的体系早已存在,甚至和银行相伴而生,从传统的保险、信托到新兴的银行理财、人人贷(P2P信贷)都有影子银行业务存在。
金融业的核心就是资金和信用,可以沿着这两条主线来寻找国内影子银行发展的轨迹。而影子银行的主要风险来源也正是期限不匹配和杠杆。通过观察不同业务形态的期限错配和杠杆使用的情况来厘清目前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程度到底有多大。
国内的影子银行体系发育尚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化的程度较低,以银行为资金和信用的中心,更适合被称作银行的影子。
以银行理财业务为例,以管窥豹。银行理财业务在2005年后就开始出现了,在2009年后的加速发展实际上是存款竞争的结果。经过2009年贷款迅猛增长,而存款增长相对不足,2009年全部贷款增长速度超过存款增长速度5个百分点,很多银行触碰贷存比监管红线,而后贷存比监管趋严,商业银行开始通过银行理财产品主动提高负债利率,从而绕过基准利率的限制吸引资金。然而金融危机后,各国严重失衡的资产负债表通过国际收支出现明显调整,中国国际收支盈余以每年相当于GDP1至2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大踏步的下降,这表明中国储蓄增长下降、货币发行增速由20%至30%的高水平下跌至5%以下,由于流动性的来源仅有央行货币发行和金融体系派生,当央行货币发行增速下降后,保证实体经济所需流动性的平稳增长就只能更多依赖金融体系融资,而银行资本充足率压力和贷存比顺周期的监管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难以快速扩张,其对经济提供足够流动性的能力也明显下降,于是实体经济融资对影子银行业务的需求急剧上升。
尽管2010年后信贷增速明显放缓,但2011年至2012年贷款增速还是超过存款增速1.5至2个百分点,存款竞争异常激烈,前几年银行还在踌躇于理财业务开展是否会冲击自身的存款,而这几年理财市场竞争的程度已经使得若某银行没有理财产品,存款肯定会大量搬家,因此,整体上看,大量资金从存款大部分转化为理财,这一规模估计接近7万亿,理财产品构成了银行影子业务的主要资金来源。
资金通过理财产品汇集起来,有能力管理的银行建立了理财资产池,没有能力管理的小银行就购买大银行的同业产品, “资产管理”的时髦时代就此开始。
首先就是要找到投资资产,就银行而言自然率先想到的是信贷资产,将信贷资产通过信托渠道出表,既节省了资本占用,又腾挪出信贷额度,且降低了贷存比,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向上都改善了银行的监管指标。而后,监管和银行就理财资金投资信贷资产出现了多次博弈,信托通道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就在买入返售科目上做文章,后来又创新出金融产品交易所自挂自拍这种方式,又有借道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
可以看出,催生银行理财快速增长的动力在负债端是存款竞争,在资产端则是监管套利。这部分产品很少使用杠杆,但存在短期负债与长期资产的期限不匹配,需要理财产品的滚动发行,季末、年末等关键考核时点理财又要还原成存款,这期间理财池所缺资金需要从银行自营资金借入,时点过后存款再转为理财产品后,理财池资金恢复再予以归还,可以看出表外的理财池和表内的银行自营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但由于目前其存量较存款小很多,且较少使用杠杆,资产几乎没有市场风险,因此其整体风险并不大,存在的缺陷主要是内部交易缺少公允价格。
理财池中也有显著市场风险的资产,比如债券或股票,大部分银行理财池债券投资的杠杆并不高,部分商业银行将资金委托给对市场更熟悉的券商或基金运作,交易结构中一般既有期限错配又有杠杆放大,看起来这样的运作方式存在很大的风险,但商业银行多使用引入外部次级资金作为市场风险缓冲垫,提高理财资金的安全性,但这样的产品由于存在表外杠杆,又常常受到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影响,当市场流动性发生较大波动时,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且流动性紧缺的时点集中在季末和年末,容易引发系统性流动性风险。为了避免整个影子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大幅波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应更多考虑稳定市场利率,且一级交易商名单中也应该增加更多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无论是银信合作、银保合作,还是银证合作、银证信合作,都少不了银行,当前国内的影子银行体系其资金和信用的核心都是银行,影子银行体系并未达到深度的市场化和网络化,所以笔者把这一阶段的影子银行称为银行的影子。我们看到国内的影子银行资金主要来自于银行体系,资产同样多来自于银行体系或者具有银行信用的隐性担保,尽管中间管理人存在多种类型机构,它们主要起到通道和管理市场风险的作用,整体上影子银行业务仍依附于银行体系,监管住银行就可以对这个体系有很强的掌控力。
美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并非依附于银行体系,而是以金融市场为基础的。原因是美国率先发展出资产证券化市场,在负债端美国金融资产由银行转向了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和负债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衍生出的影子银行体系就以市场为基础。
资产证券化的推动力正是对银行监管的日趋严格,监管设置的风险权重往往并不能体现不同信贷资产的优劣,于是银行就倾向于将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而自持耗用同样资本却较差的信贷资产。之后,市场又发明出只转移风险而不转移资产的信用衍生工具,同样起到降低资本占用的作用。证券化资产及其衍生产品为其影子银行发展提供了绝好的环境。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货币市场,而并非银行,投资资产主要是证券化资产,而资产管理的主体是各式各样的基金。银行通过设立SPV(特殊目的机构)购入自身资产,并通过发行商业票据为SPV融资,其所持资产通过多次打包分层,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高度杠杆化的特征,市场也曾认为SPV有发起银行的隐性信用保证。
这样的网状交易结构其每个节点对信用风险的承受能力很弱,且对市场流动性高度依赖,当部分节点失败后,市场流动性就会发生紧缩,再冲击其它接点,整个网络就会崩溃。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先是作为网络节点的一些大型对冲基金关门清算,而后更大的贝尔斯登出事,紧跟其后的是给整个网络提供保险的AIG被接管,再之后提供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基金遭遇挤兑,提供信用支持的两房受到冲击,整个网络从节点坏死迅速蔓延为网络崩溃。
现阶段中国实体经济融资对影子银行体系的依赖越来越强,影子银行体系扩展了融资主体的外延,也成为传统信贷市场的补充,对其的态度应该以监管为主,管制不必过于激烈。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仍然是以银行为主体的,网络化程度较浅,其经营的架构主要是资产池,只要资产池能不断扩张,投资人就不会发生系统性损失,而一旦资产池面临流动性困难或信用危机,大厦就会倾倒。因此,对其监控的重点应该集中在流动性风险、杠杆率和资产收益对利息覆盖程度方面,而银行为主导的体系其与银行自身频繁的进行关联交易容易隐藏风险,因此有必要对其隔离,实行分开监管,推动资产证券化,交易集中化,使影子银行体系内部的交易更加透明,而对于影子银行内部的流动性风险央行需要予以特别关注,能够从央行直接借入资金的金融机构覆盖面应该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