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律师

作者:杨国华 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10-25 17:12:16 点击数:
导读:在国际组织代表国家打官司的律师,水平一定低不了。在多个WTO争端案件中与我们合作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就拥有这个领域最好的律师。  在近期的一个案件中,该律师事务所派出了强大的团队:领衔律师50多岁,在国际贸易…

在国际组织代表国家打官司的律师,水平一定低不了。在多个WTO争端案件中与我们合作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就拥有这个领域最好的律师。

  在近期的一个案件中,该律师事务所派出了强大的团队:领衔律师50多岁,在国际贸易法领域工作了30多年,包括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和美国贸易谈判代表办公室(USTR)任职;主办律师40多岁,参与过30余个WTO案件,曾经在欧委会竞争总司工作过,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辅办律师40多岁,曾经在WTO上诉机构工作过5年,参与了16起上诉案件审理,此前还在欧盟法院从事竞争法工作。该团队里还有一位女士,加入该所不久,曾经是剑桥大学的法学博士和讲师,其专着《WTO上诉机构的法律解释》刚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她的身份是“律师助理”。

  那位领衔律师,10年来在该所一直主持每月一次的WTO案件研讨会,请所内外人士参加,就最新问题进行讨论。而在与我们合作的这个案件中,他们四人都全程参与,一起制订策略,一起起草文件,一起出庭辩论。

  律师的功力,在开庭时最能得到体现。三位法官高高在上,对方十几人遥遥相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能清晰表达我方观点,有力驳斥对方观点,迅速赢得法官认可,这里面学问大了!

  辅办律师旁征博引,就对方的指控逐一辩驳,可见其对案例的熟悉和思维的敏捷。然而,作为被告,却从大到小事事有理,法官一定心有狐疑。如果重点谈几个大问题,而对细枝末节的问题一带而过,可能会给法官更为明确的印象。

  相比之下,主办律师不温不火,慢条斯理地对辅办律师的发言进行了概括和补充,吹散了辅办律师身后弥漫的硝烟。

  领衔律师有时候插话。他更是慢声细语,像平时与我们聊天一样看着法官真诚地说:现在你们面前有两种观点,我方是这个观点,对方是那个观点,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高啊!他不说我方怎么对,也不说对方怎么不对,而是给法官点明了两条路,让法官自己选择。法官一定会心存感激的,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煞费苦心地就本案做出裁断。开庭的任务,不是要证明我方多么聪明,对方多么愚蠢,而是要给法官指出一条阳关道。

  领衔律师也负责回答法官事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中国法律的理解问题,他让中国律师发言;对于矿产问题,由矿产专家发言;对于经济影响问题,由经济学家发言。他自己则详细解释了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六个措施。这本是一种很好的安排。然而,在开庭两整天,法官想早点休庭的时候,就这么一个问题,我方连续发言四十分钟,并且让专家详细说那些其他人都不懂的产品和经济问题,估计效果不好吧。法官虽然彬彬有礼,好像是让大家敞开讲,但心里一定不太耐烦了。我看到他们一个个呆若木鸡,显然脑袋已经不转了。

  而且,领衔律师自己的发言也过于繁琐。长篇大论,让人无法集中注意力。虽然涉及六个措施,为什么不选择最为明确的一、两个问题说说,而将对其他问题的详细说明留在书面回答呢?上午我俩还聊过开庭时言简意赅直截了当的良好效果啊。上一个案子与他合作,他开庭时总是简简单单地,三句两句就切中要害,给人一锤定音的感觉。我们虽然是原告,但他似乎一直保持守势,仿佛有经验的猎人,静静守候着,待猎物走近,一枪致命。那个案件,我们大获全胜。

  不仅如此,经济学家滔滔不绝的解释,却给对方抓住了把柄。对方三言两语总结了经济学家的发言要点后说道:感谢你支持了我方的观点。此时此刻,久经沙场的领衔律师也无力回天,只能支支吾吾地说几句话补救一下。显然,律师与经济学家的事先讨论不够充分,以至于经济学家不知不觉偏离了方向。其实,让专家发言有利有弊。利处是能把专业问题讲清楚,并且增加可信度。弊处则是可能失控。专家并非律师,没有开庭经验,对方一问一搅就乱了阵脚,任由别人牵着鼻子走了。因此,使用专家,一定要将其严格限制在专业领域,不可放任自流。

  对于法官的最后一个问题,辅办律师作了简明扼要的回答。然而,当法官说“没有问题就休息十分钟”的时候,他却鬼使神差地举牌说道:“请问对方为何说我们这个措施有问题呢?”这可是大忌啊!领衔律师上次就对我说过,向对方提问,就是给了对方向法官解释的一个机会,因此开庭主要是回答法官的问题。他自己团队这么有经验的律师,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果然,对方发言后,本来简单的问题开始变得复杂起来。

  这位老兄显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误,接着又犯了一个错误。在总结发言的时候,针对对方的一个请求,他义正辞严地指出,根据WTO某条某款,法官无权就某个问题这样裁决,而应该那样裁决!律师怎能“教训”、“威胁”法官呢?为什么不用一种委婉的说法呢?他还以为自己是在上诉机构工作啊!他难道忘了,这个案件的法官非常自信,在上次开庭我方提出反对意见时故意给了对方更多的照顾?

  此外,主办律师和辅办律师的总结发言也过于琐碎,仍然纠缠于一些细节问题,给人一种炒冷饭的感觉。开庭两天了,谁还愿意听哪些颠来倒去的争论呢?如果在最后发言中跳出本案的技术性争议,简单说说本案的来龙去脉,会给人耳目一新、“动之以情”的感觉,将法官的注意力拉回到本案的重大意义上来。

  最好的律师,精心的组织,也会出现纰漏。这真是艺无止境啊。

  这个团队显然与客户有良好的沟通。开庭结束后,领衔律师见我不开心,就主动过来询问。我坦率而委婉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就我疑问,他一一作出了解释。但我相信,不管我说的对不对,他们回到办公室后,都会认真总结今天的成败得失。

  这显然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强大团队。他们代理过很多国家的案件。我们闲聊时,笑谈他们一会儿坐在这边,一会儿坐在那边。他们坦承,有时候也会感到别扭,但也正因为代理了多种案件,他们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才有更多的国家花钱请他们。其实,律师是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像他们这样的队伍,不论为哪个国家服务,都会尽心尽力。“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们作为客户,看中的是他们的专业服务能力。他们毕竟是最好的律师啊。律师今天帮我,明天帮别人,我们虽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何况,作为WTO成员的国家,打官司虽然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但这些利益应当是“合法的”。从这一点看,无论是原告、被告还是律师,大家都是在WTO法律的框架内从事同一种工作,即想方设法正确理解法律。WTO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也就是在一个个案件的裁判过程中逐渐明确的。也正是因为这种共识,开庭时,大家能够做到以礼相待谈笑风生,并非“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庭审结束后,法官、我方和对方全体人员互相握手,互祝顺利,依依不舍,仿佛是一场聚会席终人散,而不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唇枪舌剑刀光剑影的辩论。




【作者简介】
杨国华,男,1965年3月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


上一篇:“十二五”我国律师面临巨大机遇 下一篇:谁是“中国律师第一人”?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