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封面上蒋介石为何面露凶相

作者:佚名 来源:大公网 发布时间:2012-11-10 12:34:30 点击数:
导读:图: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在中国的历史上,蒋介石始终是一个面貌复杂的形象。蒋介石最终的失败结局削弱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但他决不能被忽视。不同时期,蒋介石以不同的面貌多次出现在…

图: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在中国的历史上,蒋介石始终是一个面貌复杂的形象。蒋介石最终的失败结局削弱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性,但他决不能被忽视。不同时期,蒋介石以不同的面貌多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

如果我们按男人、军人、作家和思想导师、政治家和领袖等不同身份对蒋介石进行研究,那将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动机、性格、历史的选择和最终的成败总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难分难解。可是我们却可以按不同的时期给蒋介石绘出不同的表情来。

摘自《<时代>上的中国面孔》作者:罗昶

1927年4月4日,蒋介石第一次出现在《时代》封面上。封面故事里讲述了一周以前的上海,在共产党领导的工人武装斗争中,“布尔什维克”与美国水兵发生的冲突如何被日本媒体忽视又如何在美国被浓墨重彩地渲染。

在这场冲突背后的较量中,蒋介石被美国人看作保护自己的坚强后盾,因而被寄予厚望。

美国人笔下1927年的蒋介石,已经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光头形象。画面上的蒋介石眉头紧锁,炯炯有神的眼睛鹰一般死死盯着前方,衣服的扣子扣得严严实实,一副威严的军人派头,呼应着画像下对他“蒋介石将军”的称呼。他那坚硬的下巴也被看作极端自信的象征。这一年的蒋介石,最终没有让美国人失望。

在这期《时代》封面上,在蒋介石的名字前,是“将军”这样的称呼。这是一个熟悉的词——三年前,他们也是这样称呼吴佩孚的。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只是三年,情形就已经大不一样了。

自从登上了《时代》封面后,吴佩孚的情势急转直下,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后,到1927年,吴佩孚的部队被北伐军彻底击溃。美国人不得不再次寻找符合他们价值观和利益体系的代理人。最终一系列事件让美国人开始相信蒋介石就是他们需要的那个人。

1927年上半年,蒋介石与共产党之间酝酿中的冲突终于爆发了。这是混乱的一年,在大城市上海和广州,还有其他一些地方,共产党多次举行起义。北洋政府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也破裂了。在租界中的英美等国人士觉得“布尔什维克”们在鼓动民众反抗他们,他们不再感到安全,他们的脚下开始“地震”了。

罢工浪潮此起彼伏,蒋介石却没有卷入其中。他把中国的灾难无条件地归结为外国的掠夺,但他并没有断绝与其极端憎恨的外国人的联系。1926年8月20日,在北伐开始的时候,蒋介石发表过一项宣言,表示只要外国人不妨碍北伐运动和国民革命军的行动,不管他们的国籍如何,对他们的财产将给予保护。这正是美国人最想听到的保证,何况,这种保证还是来自于一个在他们看来大权在握、真正有实力的军人。

那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军阀林立,群雄征伐,社会失范。无论你的政治主张如何,还是要用枪杆子来说话,军事力量成为左右中国政治的决定性因素。孙中山走的是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是在推翻满清王朝建立民国后,没有真正建立自己的常规军队,往往是借用某些军阀去攻打那些阻碍革命的军阀。其结果是,这些军阀得到孙中山的钱,利用孙中山的名气得势后,掉过头来反对他,使他多次陷于绝境。

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像蒋介石这样的人来说就是这样。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大动荡的年代,随着以士为首的国民社会的解体,长期处于边缘地带的军人群体,渐渐走向政治的中心,开始出现好男儿投笔从戎的风尚。

人们把眼光纷纷投向那些原来根本不注意的军事学堂或者法政学校,以便从那里找到发展的门径。蒋介石的野心,他的尚武,他的善于权术,以及他在参与和挑动各种斗争中不断获得自身利益的能力,无不暗合着那个动荡时代的潮涌。他的导师——至少蒋介石自己这样宣称——孙中山在武装斗争上刻骨铭心的教训,更使蒋介石进一步认识到掌握军权的极端重要性。于是蒋介石在掌握政权后,始终将军队控制在自己的手里,并将其视为在政坛角逐中的法宝。

弃文习武,既是因为蒋介石隐约觉察到了那个社会里的新趋向,也是因为他考取功名实在无望。1887年10月31日,蒋介石出生于浙江省奉化溪口的一个盐铺里。浙东地区素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家里父辈都希望孩子金榜题名,用功名光宗耀祖。然而幼年蒋介石参加童试却没能金榜题名,便在奉化接受洋学教育。当时留学日本蔚然成风,蒋介石的老师顾清廉鼓励学生们出国学习军事,说:“青年欲大成求新,当出国留学异邦。”一直渴望能出人头地的蒋介石,似乎也从这里看到了自己的前程,于是蒋介石东渡扶桑,前往日本学习军事。

现在我们再回头去寻找蒋介石身上遗留不多的“文气”,最明显的就在他给自己改的这个名字上了。

少年时的他将自己的名字由蒋尚清改为了蒋介石。根据《易经》豫卦的六二爻辞:“介于石,不终日,贞吉。”《彖》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这爻辞彖辞的意思是:心志操守,坚如磐石,不终日沉迷于享乐,是最吉利的。原因是“居中得正”。“介石”,“中正”,名字采用这一卦的美好意境,再配上最有利的六二爻辞,显然少年蒋介石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寄予了厚望。

在日本的军事学习生涯,对于蒋介石来说,是人生旅程和政治生涯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起点,从此他的前途命运与枪杆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依仗枪杆子发迹得势,取得荣耀和辉煌,攫取军权、党权、政权,直到坐上权力的最高宝座。

蒋介石在日本留学时,在给表兄单维则寄的一张照片上题写了一首七言诗:“腾腾杀气满全球,力不如人万事休!光我神州完我责,东来志岂在封侯!”常言道诗言志,这首诗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志向和抱负。在旅日期间,蒋介石开始受到革命环境的影响。

留学日本期间,经陈其美介绍加入了孙中山在日本刚刚创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当时蒋介石虽然还是个无名之辈,但是,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和人格力量深深的影响和熏染,激发了他的革命激情。

1910年6月,孙中山自檀香山到达日本,由陈其美介绍,约见了蒋介石,孙中山虽然对蒋没有特殊的印象,却认为他“一定会成为革命实行家”,还勉励道:“革命党的青年,应该不计名位,而要为革命任务牺牲。”

1911年夏天的保路运动中,蒋介石秘密回到中国,参议排满义举活动。武昌起义后,蒋介石再次潜回国内,参与陈其美筹划的杭州起义,并率兵攻打下设于杭州的浙江巡抚衙门,其后返回上海担任陈其美主导的沪军第五团团长,同时与陈其美等人义结金兰。

蒋介石与陈其美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他在国民党内得以有发展机会。因此日后在陈其美遭袁世凯刺杀身亡后,蒋介石仍顾念旧情,也一路提携陈其美的侄子陈果夫与陈立夫,令其成为主导国民党党务机关的主要力量。

此后的十多年间,蒋介石参与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战争、护法战争,对闽浙作战,平定陈炯明叛变,同时深深卷入到革命党人内部的权力派系斗争中,其间风波不断,却又每每化险为夷。蒋介石在孙中山以广州为基地的国民党内部稳步上升。当年蒋介石风风火火地赶回国内参加革命时,还只是一个留学日本的24岁的学员,而31岁时,他就已经成为了一名将军,一个很有实力的人物。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最高权力出现真空。就蒋介石当时的地位和声望而言,并不在人们的视线内,也无力直接问鼎,但蒋介石权欲随之膨胀,窥测着时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现实条件的变化,为蒋介石通向攫取最高权力的道路提供了良机。

从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实行国共合作之日起,国民党内部就开始分成了左中右三派,廖仲恺在国共合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胡汉民则是右派势力的核心人物,孙中山逝世后,他便开始积极反共。汪精卫在党内和广东国民革命政府中的地位显赫,他一直是以左派面孔出现。1925年8月,廖仲恺被刺杀,这给打着左派旗号的汪精卫带来了一次排斥胡汉民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给蒋介石带来了发达的良机。

廖案发生后,国民党组成特别委员会处理廖案。特委会实际上为汪蒋二人所把持。随着调查的进展,人们把暗杀与胡汉民联系起来。汪精卫欲借此机会倒胡。蒋介石同胡的私交虽然不错,但眼下是个千载难逢的提高自己身份和地位的好机会,怎能轻易放过?经过蒋介石周密安排,到胡宅搜查嫌疑凶手,不仅给胡汉民一个恫吓,而且还制造对胡不利的舆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作出派胡汉民赴欧美和苏俄考察的决定,实际上将胡汉民逐出国外。

蒋介石还利用廖案,赶走了粤军首领许崇智,把粤军中的两部分并入了自己掌握的第一军,从此成为国民党中真正的实力派。在廖案中,蒋介石接近了汪精卫,利用这层关系,他很快实际上成为国民党内仅次于汪的人物,形成了汪蒋共同执政、一文一武掌握国民党军政大权的政治局面。

然而汪蒋之间的矛盾因互相利用和互相排斥而逐渐尖锐起来,在蒋向汪索权时,汪非但不予,而且还“建议”蒋离开广州。蒋介石显然不会就此罢休。1926年3月,蒋介石设计将中山舰调出广州,随后又以该舰未接命令擅自移动为名,诬其阴谋暴动,随即下令逮捕该舰舰长、中共党员李之龙,解除中山舰的武装,并展开一系列的清共行动。同时蒋介石对汪精卫的住宅也以“保护”名义派兵包围。

在党内外强烈的反击呼声下,蒋介石趁机表示是一场“误会”。在专为解释此事件而召开的一个政治委员会上,蒋介石在精神上占了优势,政治上得到极大成功。汪精卫感到形势无法挽回,随即离开广州,长期侨居国外。刚刚回国的胡汉民本来想进行活动,在这种政治气氛下,不得不再度离粤。蒋介石更进一步地靠近了最高权力的位置,取得了夺取领导权的初步胜利。

1927年可以看作是蒋介石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坐标。这一年,他作出了两个重要的选择——与共产主义者分道扬镳,将共产党人赶出国民政府并大肆屠杀;迎娶孙中山夫人的妹妹、宋家三小姐宋美龄。这两个选择对蒋介石此后的人生影响深远。

1927年,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起义在各地震撼着外国势力时,蒋介石在上海也陷入了严重的麻烦之中。3月21日,上海工人在周恩来等人领导下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30个小时激战,打败军阀部队,占领上海。

蒋介石的军队乘机进驻上海。3月24日,共产党员参加领导的北伐军占领南京。英美军舰炮轰南京,发出了加紧干涉中国革命的信号。蒋介石在南昌的司令部里,注视着这些事情,心里憋着一股怒火。开始是左派在武汉建立政府,对他在国民党中的权威表示蔑视;现在,共产党又夺取了上海、南京。蒋介石利用总司令的职权,命令第六军、第二军开赴江北,调嫡系部队进驻南京。

4月1日,汪精卫由德国回到上海,当天蒋介石向他提出两件事:“一是赶走鲍罗廷,一是分党”。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收缴工人纠察队的武器,捕杀工人和共产党员?。随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也相继发生反革命大屠杀。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反革命的“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同时,奉系军阀和蒋介石相呼应,也在北京捕杀共产党员。

1927年4月12日的政变,标志着蒋介石与受国民党左翼支持的共产党之间的最后决裂。从此以后,尽管有一些暂时的表面合作,但两党之间的裂痕最终无法弥合。

一系列的权力斗争和血腥镇压之后,蒋介石的地位迅速上升也激起了国民党内部的反制之声。于是1927年8月,蒋介石在非议声中“以退为进”,宣布下野,回到了奉化老家。在老家休养期间,蒋介石依然运筹帷幄,左右着政治的局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笔,就是完成了与宋家的联姻。

当蒋介石的辞职被宣布的时候,他已于8月12日前离开了南京,踏上了返回家乡奉化的路程,随行保镖有二百人。家乡的群山挺拔宁静,深深地吸引了他。他把住所安置在一座山脊上的佛教寺院。随行人员住在溪口,那里是他的出生地。

蒋向追随而来的美国来宾声称,他打算在今后的五年里走访国外,学习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这话或许带有瞬间的诚意。一个新闻记者写道:“他的引退是一个神话。”蒋介石身披中国式的长袍,显出一种学者的风度和守旧的外表,这与军事政治家那种生气勃勃的形象颇为不符。那时,他还未完全从国家事务中摆脱出来,但是不管怎样,他的压力减少了,而且他可以集中精力转向其个人生活方面。

1922年,再婚刚一年的蒋介石在孙中山家中遇到了一位父亲富有、受过美国教育的年轻女子。这位美丽的女子就是宋家三小姐美龄。1922年,正是蒋介石蹿起的一年;他在烽火中登上“永丰号”战舰与孙中山共患难,因此得到孙中山的赏识与提拔。五年以来,蒋介石如日中天,北伐虽未完成,但俨然已是中国新一代霸主。

1927年5月,四一二事变后不久,蒋正式向宋美龄求婚。宋家为此专门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宋霭龄赞成,宋子文完全不同意,而当时的宋母也并不怎么赞成这一婚事。在这次家庭会议中大家还提出了很多问题。用中国社会的标准来衡量,作为一个士兵,蒋是属于传统的低层次的人,此外,他结过婚——旧式婚姻里,蒋介石有过毛福梅和姚冶诚这“一妻一妾”,之后又与陈洁如有6年的婚姻生活——这对宋家来说如鲠在喉,除非蒋可证明他已离婚。随后,宋夫人又听到了一些有关蒋生活中的其他女人的传言。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蒋不是基督徒。

就在1927年深夏蒋介石宣布“引退”的时候,宋美龄终于使蒋知道,她同意他做自己的丈夫,但这还要取决于他是否能说服她的母亲。于是蒋介石决定去日本向宋老夫人面求。

1927年9月28日,下野后的蒋介石东渡日本,准备去说服未来的岳母同意他娶宋美龄女士为妻。听说蒋介石要来,宋夫人便躲到日本东部。然而在镰仓,蒋还是找到了宋夫人,并且迫于宋霭龄的压力,宋夫人终于同意见他一面。蒋介石带来了可证明他与第一个妻子离婚的证件(第二次婚姻显然被视为无效),并且已经“平息了那些搬弄是非者所制造的其他谣传”。但他是否准备做一名基督徒呢?蒋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说,他将尽最大努力并准备研究《圣经》。他不能事先作出许诺,但他的确表示要试一试。ww

于是反对理由无效了,不久,宋夫人便答应了这桩婚事。1927年12月1日,两个仪式同时举行。第一个是宗教仪式,在新娘家中举行。第二个是结婚仪式在大华饭店举行,宾客如云。当天,蒋和他的新婚夫人宋美龄启程度蜜月。他们先在杭州小住,然后到了浙江的莫干山。那里湖水涟漪,树木葱茏,山水交相辉映。

“清党”后在派系斗争中暂时下野的蒋介石,就这样在下野时期完成了一桩世纪婚礼。由于孙中山娶宋庆龄,蒋介石娶宋庆龄的妹妹美龄,这种对仗关系使蒋介石无形中仿佛成了孙中山的传人。此后,这对夫妻站到了一起,共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等到蒋介石下一次出现在1931年的《时代》封面上时,就已经是与夫人宋美龄在一起的幸福合影了。

1927年的蒋介石已经40岁了。人生急需一场突破。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敌人——共产党;也找到了自己可以依靠的朋友——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在1927年《时代》的那篇文章中,美国人写下了对这位刚从南中国走进他们视野的国民党“新秀”的重重疑虑,也写下了他们对羽翼渐丰、锋芒日显的蒋介石的殷殷厚望。

那个时候,美国人当然不曾想到,蒋也不过是个“扶不起的阿斗”。而那时的蒋介石,更是不会想到,自己与美国这位朋友之间的分分合合,会绵延在他此后将近半个世纪的余生中,直至他在那座孤岛上被自己的老朋友弃如敝屣,黯然终老。

 

上一篇:钱学森鼓捣“人体科学”始末 下一篇:法国大革命中的律师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