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中央委员产生 差额9.3%进步微小

作者:沈泽玮 来源:早报网 发布时间:2012-11-16 12:11:11 点击数:
导读:中共十八大闭幕外界原本期待,今年的差额比例会比十七大时明显提升,至少超过10%以上,特别是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还提出,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但官方昨天公布的…

中共十八大闭幕

外界原本期待,今年的差额比例会比十七大时明显提升,至少超过10%以上,特别是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还提出,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但官方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然与舆论的期待值有落差。

沈泽玮 北京特派员

simtw@sph.com.sg

  中共新一届中央委员昨天在十八大闭幕式上选举产生,选举差额比例证实为9.3%,只比2007年十七届中央委员选举高出一个百分点。受访中国时评人士认为,差额比例“虽有微小进步,但不理想”,但他也强调不能单从差额选举的比例就判定中共无意推动党内民主。

  中共最高决策层——205名中央委员和171名中央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昨天经由十八大党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

  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十八届中央委员的选举差额比例为9.3%,中央候补委员的差额比例为11.1%,中央纪委委员的差额比例为8.5%。

  所谓“差额选举”指的是,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选举。例如,如果以12%的差额比例选举100名委员,意味着候选人数有112名,其中12人将在选举中被差额掉。差额选举制造党内竞争,因此差额比例是否提升,被视为是中共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观察指标。

  中共为了推动党内民主,在1987年召开的十三大将实行差额选举制度写入党章。当年的中央委员预选差额比例为5%,候补委员预选差额为12%,中央纪委委员的差额为5%,当年原本内定为政治局委员的邓力群,因在中委选举中败落而无缘于政治局。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时,中央委员差额比例为5.1%,候补委员差额比例5.7%,中纪委委员的差额比例5.8%。到2007年的十七大,中央委员差额比例提高到8.3%,候补委员的差额比例9.6%,中纪委委员的差额比例8.5%。

  根据中共党章,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据本报了解,中共中央委员在正式选举时并无进行差额,差额选举只适用在预选中,候选人共224名,应选205名,差额数19名,意即19人在预选中被刷掉。

  中央委员候选人名单的产生,则涉及“提交、讨论、酝酿、通过”等程序,并经过主席团两轮讨论与各代表团的两轮酝酿。由中共政治局委员、各代表团团长和前政治局常委等人组成的大会主席团,在11月10日先提交一份新一届中委的建议名单供各代表团酝酿,各代表团之后可提出部分中委建议名单,再将酝酿的结果和名单提交大会主席团通过,最后由大会主席团确定一份中委、候补中委和中纪委的建议名单,以差额的方式提交全体代表在昨天的闭幕式上投票表决。

  外界原本期待,今年的差额比例会比十七大时明显提升,至少超过10%以上,特别是在十八大政治报告中还提出,要“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规范差额提名、差额选举”、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但官方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然与舆论的期待值有落差。

  受访的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认为,8.3%到9.3%的差额比例提高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可以更扩大一点”,“15%至18%的差额比例会更好一些”。他也指出,选举过程面对的另一问题是,党代表对一些候选人的认识不足,因此无法做出全面客观的判断,“比较认识的,他就打勾”。

  中国时评人士邓聿文则形容,一个百分点的差额比例提升是个“微小进步,但肯定不理想“,差额选举至少应该超过10%才有意义,而“比较理想的差额比例是20%”。不过,他也指出,不能单从差额选举的比例就判定中共无意推动党内民主,因为党内民主涉及多方面的事项,中共也可在其他方面提升党内民主。

  邓聿文说:“党内民主还包括党务公开、包括保障普通党员的权利,比如以党代表为例,用制度来确保党代表确确实实是由基层党员推荐上来的,不是上面指定的。每个普通党员对党内事务能畅所欲言,不会受到报复。”

  至于为何这一届中委选举的差额比例无法大步迈开,邓聿文认为,可能对领导们而言,差额比例的高低没有太大区别,“他们有这么一个误区”。

  外界揣测的另一可能原因是,这一届政治局常委竞争非常激烈,因此中央委员差额选举的比例,提升步调也很缓慢以防“意外”发生,所以有关中央政治局委员今天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将进行差额选举的可能性估计非常低。

《联合早报

 

 

 

 

 

 

 

 

 

 

 

 

 

 

 

 

 

 

 

 

上一篇:中共十八届中央领导机构产生纪实 下一篇:告别胡温十年 开启习李时代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