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前的1215年,英格兰约翰王独裁霸道,随意征收苛捐杂税。当时他需要攻打法国,收复失地,需要银两,于是向男爵们征收重税。贵族们不服,欲与约翰王动武。眼看即将血流成河,双方最终在泰晤士河旁的伦尼米德坐下商谈,以和平谈话的方式,签下这份影响后世近千年的《大宪章》。该原件陈列在最后一展室,是全展的镇山之宝。这是一张写在羊皮纸上的文件,不过A3纸大小。那时羊皮相当昂贵,所以文字必须精简且压缩。该条约以拉丁文撰写,共四千多字。
直到1649年查理一世上断头台之前,大宪章对英国历史并无多少正面推进作用,甚至其内容也因为过时渐渐被人淡忘。不过,它开辟的新传统与精神——即国王亦受法律的管治与约束,臣民有权向当政者索权——融入了英国的社会血脉,代代相传,终于在四百年后,发扬光大。当时的检查长约翰·库克(John Cooke)高举《大宪章》精神,最终将蔑视法律、固执于“君权神授”的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自此后,臣民继续向国王索权;等国王权力完全移交至国会,在《大宪章》精神的带领下,英国人又开始向国会索权;接着是新兴中产阶级向贵族索权;女人向男人索权;等等。自由与平等在英国近千年的发展与演化,《大宪章》是其精神火炬与源泉。
大宪章亦是美国“独立革命”的精神指引。美国历史上最珍贵的两个文件:由纽约公共图书馆提供的美国开国元勋及第三任总统杰婓逊的《独立宣言》手写珍本,以及美国国立档案馆提供的《美国权利法案》,均首次远渡重洋,前来参展庆贺。至今美国国会山里仍然陈列有精细仿制的《大宪章》。在展厅里,可以看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亲自出山,在镜头前陈述《大宪章》重大价值及意义的陈辞。
(该展设于伦敦大英图书馆,现已开展,今年9月1日闭展。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责编邮箱: shirley.xue@ftchinese.com)